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新闻资讯 >> 自己晒的橘子皮≠陈皮
详细内容

自己晒的橘子皮≠陈皮

自己晒的橘子皮 ≠ 陈皮!.jpg

——揭秘家庭自制与正宗新会陈皮的五大本质区别


一、原料差异:橘皮≠陈皮

品种限定


正宗陈皮:仅用新会茶枝柑(国家地理标志品种),果皮厚达2-3mm,油室密集如蜂窝。


普通橘皮:蜜桔、砂糖橘等果皮薄(0.5-1mm),油室稀疏,黄酮类物质含量不足茶枝柑的1/3。


种植环境


新会核心产区受咸淡水交汇滋养,土壤硒元素含量达0.6mg/kg(普通橘园仅0.2mg/kg),直接影响抗氧化能力。


二、工艺差异:晒干≠陈化

关键环节 新会陈皮工艺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家庭自制橘皮

采摘时间 冬至前后15天(果糖转化峰值期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随意采摘(多为食用后取皮)

开皮方式 正三刀法(三瓣开皮不破损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手撕或刀切(破坏油室结构)

翻晒控制 三晒三藏(3年起步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一次性晒干(无后续陈化)

仓储环境 恒温恒湿专业仓库(微生物转化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塑料袋/玻璃罐密封(易霉变)

三、成分差异:橘皮晒干仅算“果干”

有效成分对比(以100g计)


川陈皮素:新会陈皮≥35mg vs 普通橘皮≤10mg


橙皮苷:新会陈皮≥65mg vs 普通橘皮≤20mg


挥发油:新会陈皮≥2.5ml vs 普通橘皮≤0.8ml


毒性风险


市售橘子多打蜡、喷农药(如氯氰菊酯),果皮农残量超食用果肉10倍,家庭清洗难去除。


自晒橘皮若霉变会产生黄曲霉素(高温晾晒无法分解),毒性是砒霜的68倍。


四、功效差异:药食两用≠仅能调味

新会陈皮:理气健脾(调节胃肠动力)、燥湿化痰(降低痰液黏稠度)、抗炎抗氧化(抑制COX-2酶活性)。


自制橘皮:仅含少量柠檬烯,可去腥增香,但无明确药用价值,长期过量食用反可能因农残积累伤肝。


五、家庭橘皮使用建议

限定用途:仅作调味料(煲汤、卤肉去腥),每次用量≤3g,每周不超过2次。


安全处理:


用小苏打+50℃温水浸泡30分钟,刷洗表面蜡质;


沸水焯烫1分钟灭活表面霉菌;


晒干后密封冷冻保存,1年内用完。


禁用人群:孕妇、胃酸过多者、正在服用地高辛等心脏药物者。


专业建议

若追求药用价值或长期养生,请选择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+非遗工艺+检测报告齐全 的新会陈皮。家庭自制橘皮可作为生活趣味,但切勿替代正规陈皮入药!


联系我们

地址: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化工路2号之一第二层B区

电话:13824058271

邮箱:FGZhaoteafactory@163.com、sales1@fgzteafactory.com

微信:  13824058271

联系我们


Copyright 2014-2025    All rights reserved


seo seo